河北日报讯(记者刘冰洋)“近年来,经过全面改造和深度治理,很多小区居住条件和居民生活品质得到大幅提升,但小区管理体制,特别是长期维护管理机制建设仍不完善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邢台学院教授陈凤珍建议,应推动建立城镇居民小区长效维护管理机制,提升城市品质,增强广大居民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“如果缺失后续长期维护和运营管理机制,改造后的小区‘颜值’‘气质’将难以长期保持。”陈凤珍代表建议,应主动探索试点示范,学习借鉴先进经验,选取2至3个代表性强、问题相对集中的设区市和县城,探索建立城镇小区特别是老旧小区预防性维修、维护机制。可根据实际修订完善物业管理条例,制定小区全周期的预防性维修、维护管理细则,转变观念“以养代修”,变“被动”维修为“主动”维护,形成可借鉴、可复制、可推广经验后在全国推广,确保建筑物和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常用常新,使老旧小区改造后的成果保持可持续性。
“此外,如何管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也是居民最关心的问题。”陈凤珍代表建议,应强化法治保障,推进维修资金管理制度立法修订完善。通过立法,紧密结合实际,有效破解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征缴归集难、使用门槛高、管理方式落后、审批程序复杂、信息不透明、保值增值机制缺失等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、难点、痛点,切实保障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取之于民、用之于民。 |